
引言
北京时间6月30日,据知名记者Shams报道,2018年NBA状元德安德烈·艾顿与波特兰开拓者达成买断协议,正式成为自由球员。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艾顿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折,也引发了关于开拓者未来规划、中锋市场价值以及中国新星杨瀚森潜在机会的广泛讨论。篮球评论员苏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:“艾顿被买断,说明开拓者对杨瀚森是真的好,同时也让湖人此前放弃他的原因浮出水面。” 那么,这笔买断究竟意味着什么?杨瀚森是否真的有望登陆NBA?
一、艾顿的买断:开拓者的彻底重建信号
作为2018年的状元秀,艾顿的职业生涯始终未能达到外界预期。在太阳时期,他被批评“球风偏软”,未能成为真正的内线支柱;而在被交易至开拓者后,他的表现依旧不温不火,场均12.9分10.4篮板的数据看似尚可,但防守端的懈怠和比赛影响力的不足让球队管理层最终决定放弃他。
买断背后的逻辑
二、杨瀚森的NBA机会:优势与挑战并存
苏群提到的“开拓者对杨瀚森真的好”引发了广泛猜测。作为CBA上赛季的最佳新秀,杨瀚森在青岛队展现了出色的策应能力、扎实的低位技术以及不错的防守意识,这让他成为近年来最受NBA球探关注的中国球员之一。
杨瀚森的优势
杨瀚森的挑战
可能的定位
如果加盟开拓者,杨瀚森可能先以替补中锋身份进入轮换,逐步争取更多上场时间。理想情况下,他或许能成为球队的策应型内线,类似掘金的小乔丹或雷霆的杰林·威廉姆斯。
三、湖人的“中锋焦虑”与艾顿的下一站
今年2月,湖人曾接近交易得到黄蜂中锋马克·威廉姆斯,但因体检问题最终放弃。如今艾顿被买断,进一步印证了湖人管理层对中锋健康与状态的苛刻要求——他们需要的是即战力(如伍德、海斯),而非高薪低效的“鸡肋球员”。
艾顿的未来可能性
四、现代NBA的中锋生存法则
艾顿的困境反映了联盟对中锋的残酷要求——要么是约基奇、恩比德式的全能核心,要么是戈贝尔、阿伦式的防守支柱。技术粗糙、态度散漫的“传统中锋”已难生存。
对杨瀚森的启示
结语:机遇与风险同在
艾顿的买断,是NBA商业逻辑的又一次体现——不适配即淘汰。而对杨瀚森来说,开拓者的重建或许是他的机会,但能否真正立足,取决于他的适应速度和球队的耐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