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,4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1%,环比上涨0.4%。1至4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.4%。此外,4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环比上涨0.6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5个百分点;同比上涨8.0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3个百分点,总体来看涨幅回落。专家表示,尽管疫情导致的小范围供应链、物流问题使得通胀压力上升,但从数据来看,当前通胀率水平仍然温和合理。
■新快报记者 杨依泓
当前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
“从环比看,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.2%转为上涨0.9%,影响CPI上涨约0.17个百分点。食品中,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,加之囤货需求增加,薯类、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8.8%、7.1%和5.2%;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、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,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9.3%转为上涨1.5%;鲜菜上市量增加,价格由上月上涨0.4%转为下降3.5%。”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4月CPI数据时表示。
当天公布的数据还显示,非食品价格上涨0.2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1个百分点,影响CPI上涨约0.20个百分点。非食品中,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,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.8%和3.0%;受小长假因素影响,飞机票、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上涨14.9%、6.8%和1.5%。
董莉娟称,4月份CPI上涨主要仍是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,此外,在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保供稳价下,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,同比上涨0.9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。
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、研究员盘和林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同比看,我国当前合理通胀率水平在2%-3%,基本上和我国利率水平持平,这说明我国当前经济处在稳健水平,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;从环比看,4月份外有国际大宗商品走高,内有疫情导致的小范围供应链、物流问题,使得通胀压力上升,但环比的增幅在可控、合理水平,说明我国很好地抵御了内外通胀压力。综合看,当前通胀率水平非常合理,经济稳健为我国经济政策腾出了时间和空间。
PPI涨幅趋缓有助缓解企业压力
4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.0%,环比上涨0.6%,涨幅均有所回落。从环比看,PPI上涨0.6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.8%,涨幅回落0.6个百分点;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.2%,涨幅与上月相同。对此,董莉娟表示,4月份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,但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,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。
市场人士分析认为,PPI同比上涨趋缓,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商品材料投入成本压力,展望5月,PPI同比面临基数上行、翘尾因素下行等因素,当月同比大概率较4月下行。
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,PPI未来的走势还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有相当大的关系,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通过金融市场的放大效应,保持高位波动的结果和态势,已经传导到国内。下一步,如何应对外溢效应可能是政策的着力点所在。
CPIPPI大宗商品通胀率国家统计局